7月9日,我校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队有幸通过社区邀请到光荣在党50年的抗战老兵——邓书贵,给大家讲述关于老人的红色故事。
邓书贵老人为大家深情讲述了他的从军历程,1968年,老人参加了越南战争,与他的战友们经历了美军轰炸、遍地流血牺牲的激烈惨状场面,据老人回忆,当时他所在的连只有3-4人活了下来,战友们牺牲后都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墓地里,说到这里,老人满含热泪,同学们纷纷留下了眼泪。战争年代,战士们住在“兔子洞”(俗称土洞)里,忍饥挨饿,虽然条件艰苦,但仍然坚持战斗。有同学问,在这么艰苦,随时可能牺牲的环境下,是什么支撑着您和您的战友们?老人说:“是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和热爱,拼尽全力也要保护祖国和家园。”从部队回来以后,老人没有因为战功向国家提要求,而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回到农村生产队,干农村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。随后,唐梦婷老师向队员们介绍了此次战争的背景,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,又十分震撼。分享结束后,同学们纷纷向我们敬爱的老兵爷爷表达内心的崇敬之情,并表示一定好好学习专业文化知识,努力做对国家有用的人。邓爷爷勉励大家,一定要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靠拢,听党话,跟党走,将来为家乡和祖国的发展作贡献。
分享会结束后,实践队来到社区禁毒教育基地。在禁毒教育基地展厅的毒品展示区、典型案例区、毒品分类介绍区,队员们通过参观陈列着的各类毒品模型、吸食毒品的工具,了解到毒品的种类和特征。现场一幅幅让人触目惊心的照片,让队员们更直观地了解毒品的本质,认清毒品对国家、社会、家庭及个人的严重危害性。
当日下午,实践队分为四个小组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小课堂,分别有游戏、体育、美术、音乐四个主题。其中,在美术小组的小课堂教学上,同学们教小朋友认识少数民族的服饰,教小朋友们一起对少数民族漫画肖像进行剪裁,色彩填涂天安门,并通过将少数民族图片贴在天安门城墙上,寓意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祖国妈妈的怀抱,帮助小朋友们学习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团结的国家,构建少数民族一家亲的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