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者
阴阳相伴也
故昼夜均而寒暑平
——《春秋繁露》
白露已过,晨有露珠,不知不觉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——秋分。因为这一日正好在秋季90天的正中,有“平分秋色”之意,因此而得名。
秋分时节,太阳光直射赤道。白天、黑夜,均为12小时。这一天不仅平分了时间,也也分割了寒暑。
秋分后,北半球昼短夜长,寒意渐浓,要及时添衣保暖。而南半球则相反,会逐渐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光。
秋分·丰收
仲秋时节,秋高气爽
风清露冷秋期半
人间处处丰收忙
秋分时节
也是丰收的季节
2018年起
我国将“秋分”
定为
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
所以,今天不止是秋分
也是第五个丰收节
赤橙黄绿青蓝紫拉开了丰收的序幕
我们致敬付出,礼赞收获
看中国山川大地上最绚丽的“丰”景线
(图片来自:微博@央视三农)
秋分·三候
仲秋时节,秋高气爽
一候丨雷始收声
古有曰:雷,二月陽中發聲,八月陰中收聲,入地則萬物隨入也。秋分以后,下雨不会再打雷,再也不用担心夜晚会被惊雷吓醒。
二候丨蛰虫坯户
秋分过后,昼短夜长,天气变冷,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之中,以防寒气入侵。秋天完全占据天地之间的舞台,早已听不到秋蝉的嘶鸣,田野里的虫鸣声也变得稀疏喑哑。
三候丨水始涸
由于天气干燥,水气蒸发快,降雨量也开始减少,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,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,便是诗人爱说的“秋水消瘦”、“秋水清瘦”。
秋分·习俗
仲秋时节,秋高气爽
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不过,秋分是根据太阳的相对位置定出来的日子,晚上的月亮不一定是圆的,后来才改到中秋节。秋分也有许多习俗保留下来,流传至今日。
01
竖蛋
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。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,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“竖蛋”的习俗。竖蛋寓意着对孕育生命的敬畏和崇敬。
02
吃秋菜
岭南一代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。秋菜是一种野苋菜,乡人称之为秋碧蒿。逢秋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。
03
送秋牛
秋分那天,有挨家送秋牛图的人。“秋牛图”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,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。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,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,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,见啥说啥,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。言词虽随口而出,却句句有韵动听。俗称“说秋”,说秋人便叫“秋官”。
04
吃面雀、粘雀子嘴
“面雀”是将糯米粉揉成面团,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种糯米点心。“在古时候,秋分时节的到来,意味着稻谷快要成熟,马上就要到秋季大丰收的时候了,秋收、秋耕、秋种的‘三秋’大忙显得格外紧张。这个时候,会有许多小鸟去稻田里偷食稻谷,破坏庄稼。人们就用糯米粉做成团子,用竹签串成一串扔到田里去,小鸟吃了面雀嘴巴就会被黏住,这样就不能去祸害庄稼了。
05
折桂
秋分是桂花盛开的季节,中国人喜爱桂花,赋予了其美好吉祥的寓意,“折桂”二字更蕴含着“金榜题名”之意。
今夕知何夕
秋色平分起
在这个初凉的季节
愿你的心头永有炽火
在这个丰收的季节
愿你的付出得成硕果
分一半幼专秋色予你
愿你
在今年最后的100天里
得享丰收
见花忘忧
花开忘忧音乐:周深 - 花开忘忧
文字丨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央视新闻、中国教育报、知知贵阳等媒体公众号
校园图片拍摄丨许中斌